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浙江省金华十校4月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1 21:03:47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豌豆( wān)    稍息(shào)    宁愿(níng)     蜚声中外(fēi)
    B.骨髓( suǐ)     荫庇(yìn)     辐辏(còu)     解甲归田(xiè)
    C.疱疹( pào)    胡诌(zhōu)     觇视(chān)    家给民丰(jǐ)
    D.因为( wéi)    弓弩(nǔ)      桅杆(wéi)     瓮中捉鳖(wè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表述,表明对《(论语)选读》的考察似乎会更强调评判标准,杜绝考生想当然的所谓“有个性”的评判。
   B.中国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进一步地溶人世界,加强海洋建设是必须的,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包含在国家总预算的草案内,是这次人大会议的16项议程之一。
   C.“吗”一般情况下是用在疑问句句末;“嘛”一般表示事实或道理显而易见,有提示或辩解语气。当助词使用时,二者都是轻声,“吗”还有第三声的发音,即专用词“吗啡”。
   D.三鹿奶粉事件后,牵扯出来的不合格的奶制品数不胜数,对于“你对中国国产奶粉有信心吗”的追问,崔永元直接了当的回答,又引发了人们对国产奶制品的热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2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自从2009年电影《阿凡达》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3D精彩佳作频频挑战和装点荧屏。进入2012年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记》再次使3D电影炙手可热。
   C.我们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60多年的社会主义,让13亿人口的大国迅速崛起,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世界另眼相看,靠的就是无懈可击的制度模式。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学学习的专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但大学所培养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活动能力,却往往成为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所在。
   B.近十年来,“土地”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因为它牵涉到房子、征地拆迁和GDP增长——前者关联着市民的神经,中者关联着农民的神经,后者关联着官员的神经。
   C.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区受灾面广受损严重,为保证受灾居民有房可住的目的,政府部门正在加快安置房建设。
   D.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历史品位和人文氛围。


5.中国邮政的徽标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它图形简约而内涵丰厚。请根据梅图特点说明其内涵。(4分)
                                                                                     
6.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卉,写一个句子,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分)
    示例: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7.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传统的价值观。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是最基本的“消费项目”之一,而如今“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据调查,有83.4%的人认为“子女培养成本”非常高,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有45.5%的人认为子女培养的成本“远高于利益”,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30%以上。主要项目包括学费、杂费、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上学的交通费等,其中近七成费用为扩展性支出。父母培养一个孩子所需的费用,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由2003年的49万增加到了70万。
    请就上述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滕尼斯划分了两类秩序:一类是共同体的秩序,它的产生立足于 “意志的协调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与宗教产生并改良”;另一类是社会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联合的选择意志即惯例为基础的,通过政治的立法获得其安全,通过公众舆论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识的解释,即获得自我辩护”。
    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对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来说,秩序的起源方式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偶然的。
    秩序起源后,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期才能发挥功能并进行再生产。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有:(1)暴力手段是垄断的而不是分散的,防止了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冲突的无限扩大:(2)建立了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能对行为者行为产生必要的约束和引导;(3)具有对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机制,可以把各种关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4)能发展起调节或协调内部关系的中介物,使行为者之间能够正常地、便利地交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
    秩序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了价值或意义,承载着特定群体的目的或所有群体达成的共识。用布尔( Bull)的话说,“社会生活的秩序并非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的任何一种情势,而是一种能带来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能实现社会生活中某些目标或价值的安排。”因此,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中国古代的老子对“善”的推崇,孔子对“仕”的诠释,都是对秩序赋予的最高价值。在现代社会,秩序实现的价值可以被归纳为: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诺和保护财产,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财产。因此,社会生活的秩序是指“一种能维持社会生活达到这样一些基本的、首要的或普遍目标的人类活动模式”。当然,这种目标赋予秩序终极性的价值要求,是理想的秩序功能。
8.下列对“秩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
   B.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的。     C.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意志的协调一致及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并改良的。
   D.秩序是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一些国家,犯罪行为泛滥,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这说明其社会秩序在形成过程中没有被赋予价值。
   B.垄断的暴力手段、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都是维持秩序所必须的,否则社会内部就无法约束行为者的行为和防止内部冲突。
   C.社会生活的秩序中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因此社会生活秩序只能以群体的目标来安排。
   D.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以,对以任何形式建立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予以取缔。
10.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条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